一、舊保溫棉拆除
1.清理積灰與雜物
使用高壓空氣或吸塵設備清除煙囪內壁積灰,避免拆除時灰塵飛揚。
拆除頂部平臺(如有),為施工人員提供進入通道。
2.分段拆除保溫棉
人工拆除:用鏟刀、撬棍等工具逐步剝離保溫棉,注意控制力度,避免損傷內壁。
機械輔助:若保溫棉與內壁粘結緊密,可使用風鎬破碎,但需控制振動,防止結構受損。
吸塵配合:拆除過程中持續使用吸塵設備,減少粉塵污染。
3.廢棄物處理
將拆除的舊保溫棉裝入專用垃圾袋,密封后運至指定地點處理,避免環境污染。
二、基層處理
1.表面清潔
清除內壁殘留的保溫棉碎片、膠粘劑及銹蝕物,確保表面平整、無油污。
對裂縫、孔洞等缺陷進行修補,使用環氧樹脂砂漿或聚合物修補材料填平。
2.防腐處理(可選)
若煙囪材質為鋼結構,需涂刷防腐底漆(如富鋅底漆),增強耐腐蝕性。
三、新保溫棉安裝
1.材料裁剪與固定
根據煙囪內壁尺寸裁剪保溫棉,預留接縫余量。
粘貼法:使用高溫粘結劑將保溫棉直接粘貼在內壁上,適用于不規則表面。
捆扎法:用鍍鋅鐵絲或不銹鋼帶將保溫棉捆扎在煙囪表面,間距≤300mm。
錨固法:在高溫或振動環境中,用不銹鋼錨固釘固定保溫棉,錨固釘間距≤500mm。
2.接縫與邊緣處理
在保溫棉接縫處和邊緣涂抹密封膠,防止熱橋效應,提高保溫效果。
多層保溫時,每層接縫需錯開,避免形成直線通道。
四、質量驗收
1.安裝質量檢查
檢查保溫棉厚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(誤差≤±5mm),表面平整度偏差≤3mm。
確認無破損、脫落現象,接縫密封嚴密。
2.安全性能測試
使用紅外熱成像儀檢測保溫效果,確保無局部過熱或冷橋。
對高空作業平臺進行承載測試,確保安全可靠。
五、施工注意事項
1.環境控制
施工溫度宜為5-35℃,相對濕度≤85%,風速<5m/s。
雨天或霧天禁止施工,避免涂料未干時淋雨。
2.降噪與降塵
拆除過程中采取濕法作業(如噴水降塵),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。
使用低噪音設備,避免夜間施工擾民。
3.施工進度管理
根據煙囪高度和結構復雜度,合理安排施工順序(如分段拆除與安裝)。
嚴格按施工圖紙和規范操作,確保每道工序質量達標。
本文采摘于【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