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期準備:精準規劃與風險預控
(一)筒倉結構檢測
尺寸測量:使用激光測距儀、全站儀測量筒倉直徑、高度及表面平整度,確認可作業區域。
材質分析:檢測筒倉表面材質,確定涂料附著力要求。
缺陷修復:對裂縫、孔洞進行修補,打磨至表面粗糙度Ra≤6.3μm。
(二)設計深化
字體優化:根據筒倉曲率調整字體比例,避免視覺變形。
色彩搭配:選擇高對比度配色,確保500米外可視,同時符合企業VI標準。
效果模擬:使用3D建模軟件預演文字布局,確認與筒倉比例協調性。
二、安全控制:多層級防護體系
高空作業防護
雙鉤安全帶:作業時始終保持一鉤固定,另一鉤移動。
水平生命線:在筒倉頂部安裝φ16mm鋼絲繩,配合速差自控器使用。
防墜器:每名施工人員配備獨立防墜器,鎖定距離≤0.5m。
防火防爆措施
焊接作業前清理周邊10m內易燃物,配備滅火器(每50㎡配置1具4kg干粉滅火器)。
使用防爆型電動工具,避免火花引燃可燃氣體。
環境監測
施工溫度需≥5℃,濕度≤75%,雨天或風速>6級時停止作業。
使用溫濕度計實時監測,避免涂料因環境因素導致流掛、起泡。
三、質量驗收標準
外觀質量
文字邊緣整齊,無流掛、刷痕,顏色均勻度≥95%(色差ΔE≤2)。
異形文字筆劃連續性≥98%,無斷點或毛刺。
厚度檢測
使用涂層測厚儀抽檢,面漆厚度偏差≤±10%。
底漆厚度需達到設計值(混凝土50μm,鋼結構80μm)。
附著力測試
劃格法檢測(切割間距1mm),無脫落為合格。
拉開法測試(破壞性檢測),附著力≥5MPa。
耐候性驗證
模擬5年自然老化試驗(QUV加速老化儀),無褪色、剝落。
人工氙燈老化試驗(3000小時),光澤保持率≥80%。
四、常見問題解決方案
1.涂料流掛
原因:單道涂層過厚或環境溫度過高。
解決:控制每道涂層厚度≤40μm,施工時開啟軸流風機加速干燥。
2.文字變形
原因:筒倉曲率未考慮或模板固定不牢。
解決:使用3D建模調整字體比例,模板增加磁吸固定點。
3.附著力不足
原因:底漆未干透或表面清潔。
解決:延長底漆干燥時間,重新打磨至Sa2.5級。
本文采摘于【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頁